在日常上网和企业网络安全中,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——Pac 模式。很多小伙伴对它似懂非懂:明明浏览器里可以直接设置代理服务器,为什么还要搞个 “Pac 文件”?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剖析一下 Pac 模式的来龙去脉、应用场景和隐藏价值。 一、Pac 模式的由来 PAC 全称 Proxy Auto-Con
一、核心定义 自动配置系统代理 指的是在操作系统层面(Windows、macOS、Linux 桌面等)统一设置代理。 一旦设置成功,所有支持系统代理的应用(浏览器、软件更新、邮件客户端等)都会走这个代理。 一般是 固定代理:IP + 端口。 PAC 模式(Proxy Auto-Config) 本质上
🧠 ARP 协议是每个网络设备必须了解的基本协议。它在我们每天使用的网络中充当着“翻译官”,确保 IP 地址与物理设备地址之间的顺利转换。然而,ARP 也可能成为攻击者入侵的突破口,了解它,才能更好地守护网络安全。 一、什么是 ARP 协议? ARP(地址解析协议)是局域网内用于将IP 地址转换为
一、Wi-Fi 是怎么“按代升级”的? Wi-Fi 并不是凭空出现的新名词,它的正式技术标准由 IEEE(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) 制定,归类在 IEEE 802.11 协议族中。 过去大家用“802.11n/ac/ax”来区分版本,但 2018 年 Wi-Fi Alliance(Wi-Fi 联盟)
一、背景:什么是光模块? 光模块(Optical Transceiver Module)是光纤通信设备中的光电转换核心部件,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发出,同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再转换成电信号。 它广泛应用于交换机、路由器、服务器、光传输设备(OTN、波分)、PON 系统等。 📌 一句话:光模块是光通
一、背景:什么是配线架?为什么叫 ODF? 1. 配线架的基本概念 配线架(Patch Panel)是通信机房和数据中心的光纤/铜缆终端设备,用于统
一、背景:为什么要搞清楚这些名词? 在光纤通信、数据中心和机房建设领域,工程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专业名词——入局光缆、局内光缆、干线光缆、配线光缆、尾纤、跳纤…… 这些名词看似简单,但它们背后的含义直接影响设计方案、施工工艺、维护效率和故障定位。 很多新入行的工程师或甲方客户,经常在招标文件、施工
一、背景:为什么要了解光纤接口 在光通信系统中,光纤只是传输介质,要把光信号可靠地传入传出设备,就必须通过连接器接口完成精确对接。 一个光纤链路的性能,除了取决于光纤本身衰减、光模块性能,还与接口类型、端面精度、适用环境密切相关。 接口选型影响的三大核心指标: 插入损耗(IL):信号强度损耗,越低越
单模光纤采用固体激光器做光源;多模光纤则采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;单模光纤传输频带宽、传输距离长,但因其需要激光源,成本较高;多模光纤传输速度低、距离短,但其成本比较低;单模光纤芯径和色散小,仅允许一种模式传输;多模光纤芯径和色散大,允许上百种模式传输。 一、背景:光纤通信的“双轨制” 光纤通信自 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