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草,是我国传统医药与饮食中最常用的一味本草。它味甜,性平,既能入菜、入茶,又因其“调和百药”的特性,被称为中药中的“国老”。
一、来源与本草记载
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或胀果甘草的根及根茎。
中医认为甘草性平(或生甘草性平、炙甘草性温),味甘,入心、肺、脾、胃经。功效包括 补脾益气、清热解毒、祛痰止咳、缓急止痛、调和诸药。
《神农本草经》列其为上品,曰:“久服轻身延年。”
二、在饮食中的作用
调味增香
甘草味甘醇和,常用于卤料包、火锅底料中,与大料、桂皮、草果同用,能让卤水回甘,减少油腻。去腥解膻
卤制牛羊肉、炖排骨时加入少量甘草,可掩盖腥膻,提升整体口感。饮品调和
在凉茶、草本茶中,甘草常作为基础原料,起到 润喉解渴、调和苦涩 的作用。常见食用方式
卤味火锅:卤肉、火锅底料必备;
药膳煲汤:甘草枸杞鸡汤、甘草陈皮茶;
保健饮品:润喉茶、凉茶配方中常见。
三、药用功效
补脾益气:改善乏力倦怠、脾虚气弱;
清热解毒:用于咽喉肿痛、疮疡肿毒;
祛痰止咳:治疗咳嗽、痰多气促;
缓急止痛:缓解胃痛、腹痛、肌肉痉挛;
调和诸药:可协调方剂中药性,减轻烈性药物的毒副作用。
四、现代研究
现代药理发现,甘草含有甘草酸、甘草次酸、黄酮类等成分,具有 抗炎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保护肝脏、调节免疫 等作用。甘草酸钠注射液在现代医学中常用于肝炎的辅助治疗。
五、常见注意事项
不可过量长期使用
甘草含有甘草酸,长期大量使用可导致 钠水潴留、低钾血症、高血压、水肿。高血压、心脏病、肾病患者慎用
因为容易加重心肾负担。孕妇适量
一般小剂量药膳可用,但长期大剂量使用需遵医嘱。避免与海藻类同用
中医有“甘草反甘遂、大戟、芫花、海藻”之说,避免配伍。
六、常见不良反应
水肿、血压升高:因钠水潴留;
电解质紊乱:导致低钾血症,出现乏力、心律失常;
胃肠反应:恶心、胃部不适;
过敏反应(少见):个别人群可能出现皮疹或瘙痒。
✨ 总结
甘草,是一味兼具 食用与药用 的本草香料。它能让卤味回甘、饮品润喉,更是“调和百药”的重要药材。合理使用能益气补脾、清热解毒,但需注意剂量与体质,避免长期过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