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东煮(Oden)发源自日本关东一带,核心是把多样食材(萝卜、鸡蛋、魔芋、海带结、豆腐类、鱼糕竹轮、牛筋等)放入清澈的高汤中小火久煮,让汤味缓缓渗透。
它不是“乱炖”,而是“出汁(だし)+低温持久”的科学:昆布谷氨酸与柴鱼片肌苷酸产生“鲜味协同”,让清汤也有层次。
小科普:
关东风:酱油偏重、颜色较深、味更厚。
关西风:出汁更清亮,淡口酱油提色,重鲜味不重咸。
吃关东煮的「5 个好处」
高饱腹、低负担
以水分+蛋白+膳食纤维为主:萝卜/魔芋/海带结提供体积与纤维,鸡蛋/豆腐/鱼糕给到蛋白,不靠油炸和重糖也能满足。食材“可定制”
你可以按目标组合:减脂:萝卜、魔芋、海带结、白滝、豆腐、鸡蛋
增肌:再加牛筋、鱼豆腐(少油版)、结绢豆腐
轻断食后开胃:先喝热出汁+萝卜
补水与暖胃
长时间70–90℃保温的温热汤水,提升舒适感,冬天尤其友好。食材天然、少加工可选
选“原型食材”比例更高(萝卜、鸡蛋、昆布、豆腐),可把高度加工品比例降到最低。易批量、易留味
“隔夜更香”是优势:冷却—复热让味道更均匀,适合周末做一锅一周吃 2–3 次。
也别神化:关东煮的「4 个坑」
钠盐超标风险
出汁+酱油+味醂,如果比例重,钠含量会高。便利店常见做法为了稳口感也偏咸。
▶︎ 对策:点餐/盛装少带汤;家用配方淡口酱油+盐控量,最后以柚子胡椒/黄芥末提味而不是加盐。加工鱼糕类的添加与热量
部分鱼糕有淀粉、糖、磷酸盐、增弹配方;“炸物系”(如炸鱼丸)带来额外油脂与热量。
▶︎ 对策:优先非油炸鱼糕、原料表短的品牌;一份里鱼糕≤2 件。街边长时保温的卫生控制
反复补汤与长时间保温若不规范,会有污染与风味劣化风险。
▶︎ 对策:信得过的店/便利店高峰期更换频率高时吃;在家4 小时原则(常温暴露不超过 4h)。高嘌呤/高钾人群的个体限制
牛筋、部分内脏丸/海藻类对痛风/肾病/限钾人群不够友好。
▶︎ 对策:以豆腐+鸡蛋+萝卜为主,海带与牛筋酌量或替换,遵医嘱。
「正宗还原」家庭版关东煮:两套底汤 + 完整时间轴
A. 关西风清亮出汁(2 L 汤,清淡款)
干昆布 20 g
柴鱼片 30 g(花鲣/本枯均可)
淡口酱油 60 ml
味醂 60 ml
清酒 60 ml
盐 4–6 g(按口尝到“鲜、淡、回甘”即可)
做法
昆布冷浸 30–60 分钟 → 中火加热到即将沸腾前取出昆布(避免涩味)。
加入柴鱼片,关火浸 5–8 分钟 → 细滤。
加入淡口酱油、味醂、清酒与盐,轻微回温即成母汤。
B. 关东风浓厚底汤(2 L 汤,重口款)
干昆布 20 g
柴鱼片 40 g
浓口酱油(こいくち) 100–120 ml
味醂 80 ml
清酒 80 ml
白砂糖 1–2 小勺(可选)
盐 3–5 g(边尝边调)
想吃素食版:昆布 20 g + 干香菇 6–8 朵冷浸过夜做汤底;调味同 A 方案(淡口/盐适当减)。
关东煮「黄金拼盘」与预处理(6–8 人份)
必备蔬食
白萝卜 1 根(去皮切 3–4 cm 厚块,十字浅划)→ 冷水下锅加米汤/少许米小火预煮 15–20 分钟去辛;
魔芋/白滝 1 块/1 袋 → 焯水去味,刀花更入味;
海带结 若干 → 温水洗净打结;
豆腐 1–2 块(结绢/油豆腐皆可)→ 油豆腐先热水浸泡去油。
蛋白类
鸡蛋 8–12 枚 → 冷水起煮 10 分钟,剥壳备用;
牛筋 500 g → 高压锅15–20 分钟到八成熟,切段;
鱼糕/竹轮 适量 → 开水焯 30 秒去表面油与异味;
丸子(非油炸更优)适量。
顺序逻辑:先下耐煮/需要“走味”的(萝卜、牛筋、海带、魔芋)→ 再下豆腐、鸡蛋→ 最后 20–30 分钟再放鱼糕/丸子(保持弹性)。
时间轴(T-24h 到开吃)
T-24h:昆布+(干香菇,可选)冷泡;买齐食材。
T-3h:处理萝卜、魔芋、蛋、牛筋;做出母汤 2 L。
T-2.5h:把萝卜、牛筋、海带、魔芋放入母汤;85–90℃极轻微沸腾(看不到大滚)煮 60–90 分钟。
T-1h:加入豆腐与蛋;尝盐度微调。
T-0.5h:加入鱼糕/竹轮/丸子;保持小火。
关火后静置 1–2 小时或冷藏过夜:次日复热更入味(经典吃法)。
桌边蘸料:黄芥末、柚子胡椒、少量味噌(增香不增盐的诀窍是“蘸料少、汤更淡”)。
便利店/路边摊「点单健康学」
优先级:萝卜 > 海带结/魔芋/白滝 > 鸡蛋/豆腐 > 牛筋/非油炸鱼糕 > 炸丸/香肠类
控盐三招:
少带汤(只润一下);
蘸料点到为止;
之后一餐少盐,当天多喝水。
分量参考:成人一餐4–6 件即可(含 1–2 件蛋白类)。
FAQ:你最关心的 5 个问题
Q1:为什么我做出来“腥味重”?
A:鱼糕/油豆腐先焯;昆布不滚煮;柴鱼片离火浸出 5–8 分钟就滤。
Q2:汤越煮越咸怎么办?
A:加热水或淡出汁稀释;下次把酱油分两次加,后段再校正。
Q3:可以用高压锅一口气煮吗?
A:牛筋可压;整体关东煮不建议高压——会丢“层次”和“口感控制”。
Q4:能做成“低钠”吗?
A:用淡口酱油/盐 30–40%减量,以清酒/味醂/昆布量增强“鲜甜感”;上桌靠柚子胡椒提味。
Q5:剩下的汤怎么办?
A:第二天煮乌冬/荞麦面;或加少量味噌做味噌关东煮,但注意累计盐分。
结论(给忙人看的 3 句话)
关东煮本质是“好出汁 + 慢火 + 顺序”,选择原型食材就能吃得清爽健康。
健康风险主要在钠盐和加工鱼糕,少汤、控加工、重原型即可回避大部分坑。
家庭版按本文配方与时间轴做,第一锅就能“正宗还原”;隔夜复热更香更稳。
声明:本文为饮食与烹饪科普,非医疗建议。若有高血压/肾病/痛风/限钾等情况,请在医生/营养师指导下选择食材与分量。